(1)病原
瘟热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急性、高度接触性、发热性的流行病,是猫比较严重的传染病。特别是幼猫感染率高,死亡率也高。猫感染了这种病毒之后,在病猫的呕吐物、粪、尿、唾液、鼻和眼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毒。甚至病猫康复后数周至一年以上仍能从粪、尿中排出病毒。这些排泄物和分泌物污染了饲料、饮水、用具或周围环境,就可把疾病扩大传播开;也可因健康猫与病猫的直接接触而感染。所以,病猫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。
(2)症状
症状是呕吐,倦怠,体温升高至40℃以上,持续24小时左右后下降至常温,但经2~3天又可上升(复相热型)。病猫腹泻,呈带血的水样便,严重脱水,体重迅速下降。病猫采血化验,可见明显的白细胞数减少(降至4000个/mm以下)。此时病猫精神沉郁,被毛粗乱,对主人的呼唤和环境漠不关心,拒食,眼直视无神,第三眼睑突出,眼鼻处有脓性分泌物,机体严重衰弱,不断呕吐,严重腹泻,粪便为带血的水样稀便,十分恶臭。发病初饮水增加,后期废饮。通常在第二次升温达高峰后不久就死亡。
对病死的猫进行尸检时,可见其主要病变在小肠,肠粘膜水肿,有些病例的肠粘膜上附有伪膜。回肠有明显的出血性肠炎病变,肠系膜淋巴结出血肿胀。另一个剖解特征是,若把长骨纵向剖开,可见红骨髓呈多脂样和胶样。 根据以上特征,一般可以作出初步诊断,但由于还有一些疾病其临床表现与本病相似,因此,单凭以上表现难以确诊。最理想的诊断方法是用血清学诊断和病毒分离,但家庭养猫是难以办到的,主要是通过我们对以上症状的观察分析,发现可疑症状和病变,立即到兽医诊疗所就诊。
(3)防治
预防本病最有效的方法是及时给猫注射疫苗。近年来,国内有些院校研制成灭活苗,某些地区应用细胞培养灭活苗,经连续观察2~3年,表明该苗安全有效,达到了控制疫情、预防发生的目的。脏器灭活苗在某些地区应用的结果,也认为安全性好、效果确实。 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,注意环境卫生,增强猫的体质,都有助于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。在冬末至春季流行本病的季节内,对一岁以内的幼龄猫及带幼仔的母猫,要避免外出串门。一旦发生本病,应立即隔离病猫,无救治希望的重病猫,应扑杀淘汰。对猫窝、食盘、水碗、便盆等进行严格消毒。病猫尸体应深埋或焚烧,以防本病的扩大传播。 对轻症病例,尤其在发病初期,应在隔离条件下进行治疗。病猫由于腹泻,严重脱水,所以,发病的早期要及时而果断地输液,以调节体液电解质的平衡与纠正机体酸中毒。输液量应根据病情特别是脱水的程度而定,一般是50mL / kg体重左右。其次,进行抗菌消炎,各类抗菌药物对猫细小病毒是无任何医疗作用的,主要用以预防继发感染。除此之外,可采用一些辅助疗法,如给以止血药、10%葡萄糖注射液、维生素类药物等。 原文出处:http://www.szpetfair.comhttp://www.szpetfair.com/cwbk/chongwujiankang/2015/1122/3946.html